光催化之父—来自日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说起藤岛昭,可能大家都不认识。但说起光催化,相信环保领域的各位朋友们一点都不陌生。 藤岛昭,国际著名光化学科学家,光催化现象发现者,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因发现了二氧化钛单晶表面在紫外光照射下水的光分解现象,即“本多- 藤岛效应”(Honda-Fujishima Effect),开创了光催化研究的新篇章。 藤岛昭博士 藤岛昭博士虽然是日本人,但他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3 个方面:交流合作、培养人才、学习文化。...

臭氧污染日渐凸显原因分析与讨论

近年来,我国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三大区域(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及部分中心城市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仅次于PM2.5。2017年, 京津冀区域的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以下简称O3浓度)最高(193μg/m3),其次汾渭平原(185μg/m3)、长三角(170μg/m3)、珠 三角(165μg/m3);其中,汾渭平原O3浓度年均上升率最高(13.0%),京津冀(12.0%),长三角(6.7%),珠三角(4.4%)。相对于其它主要大气...

臭氧脱硝是否会加重臭氧污染?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臭氧污染”的新闻不断爆出,“臭氧”这个之前大 家比较陌生的污染物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信息,2017年, 全国臭氧超标率明显增加,峰值浓度出现明显抬升。 更惊人的是,环保部上月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竟在5月内, 338个城市臭氧浓度上升。6种主要污染物中,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指标上升幅度最 大。 与雾霾不同的是,臭氧我们看不见,但臭氧污染绝不应该被轻视,严重起来,它的危 害性堪比PM2.5。 臭氧不是保护地球的“小天使”吗?...

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省政府与环境保护部签署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 书》,持续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7年,力争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在全国重点控制区域率先达标,全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标;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2010年4月8日国务院令第573号公布 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 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消耗臭氧层物质,是指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 《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