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主题,而在推动市场化,激活产业,带头示范等方面,央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资委下属98家中央企业中涉足 节能环保产业已超过半数,绿色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模式。那么,央企的成功经验带来哪些启示呢?

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全社会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干力量,目前国资委下属98家央企已有超过半数涉足节能 环保产业;虽然产业规模与主营业务规模相比仍然较小,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我国环境治理的技术研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阶段特点,总结央企 绿色产业的实践经验、并为未来的发展建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废垃圾、生物多样化、气候变化、清洁生产、绿色能源 和“城市综合病”等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近几年雾霾问题成了社会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绿色产业也开始崛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思想阐述,指明了我们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我们的产 业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共和国的长子”中央企业理当勇担重任。

一、绿色产业及其特征

“绿色产业”这一概念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1989年加拿大环境部长在政府文件中提出“绿色产业计划”,第一次在宏观上把“绿色产 业”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随后有12个工业化国家提出了20多项“绿色产业计划”。英国政府定义“绿色经济”这一概念时强调绿色经济的 价值在于增长效应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化,经济财富能够得到持续的增长,包括低碳发展、环保产品和绿色服务等几个方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为,绿 色产业的发展不是以自然体系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获取人类的自身发展。从产业角度来看,此处的绿色产业概念相当于新建的产业体系,增添绿色产业这一 新兴产业。布鲁金斯学会定义“清洁经济”,这一概念同美国劳工局使用的概念相同,认为该经济可以在产品与服务中增添环境效益。

绿色产业并不是指独立于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之外的第四产业,也不是单指环保产业,而是泛指企业采取了低能耗、无污染的技术导致产品在生 产、使用和回收等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这样的企业联合体就构成了绿色产业。可以给绿色产业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即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有效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符合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基本阶段特征,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合理的资金投入、明显的科技 含量、较高的经济产出和社会贡献,能够与生态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并可持续发展的所有产业业态。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及国家产业绿色化发展的战略方向,认为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具有双重特征,即:普适性特征和典型性特征。

(1)普适性特征

绿色产业是未来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国走向21世纪强国的主导产业,既属于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一种传统升级产业。

绿色产业具有基础性。绿色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活动的所有综合性产业集群,如林业、农业、工业、商 业、旅游业、建筑业、信息产业等,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属于名副其实的基础产业。

绿色产业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和跨度的产业集群。绿色产业不是独立于传统产业系统之外的,而是与传统产业密切联系,并且有时相互渗透,涉及企 业和事业单位等各种部门,产品涵盖设计到销售和服务等全过程。有的绿色产业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全力配合才能实现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是综合交叉型的创新产业。绿色产业在运行时需要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律,结合系统工程和科学技术等方法,使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相互交织、协调发展。绿色产业不仅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系统的特征与功能,更具有社会系统的某 些功能与特征,是属于典型的综合交叉创新型产业。

(2)典型性特征

绿色产业具有高科技性。绿色产业发展需要投入高科技,并且高科技和高投入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部过程中,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发展。科技含量高 不仅可以改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瓶颈问题,不断优化产业自身结构,而且可以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品质方面更具备绿色属性。

绿色产业具有强竞争性。与其他产业相比,绿色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走绿色产品的路线吸引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绿色产业本身 的综合实力是其他普通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绿色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绿色产业能够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给后代需要创造持续性。

绿色产业具有正外部性。绿色产业的发展改善了社会公共环境,所有社会主体和公众均可以无偿的享受到这种福利。因此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使自身受 益,还使社会其他主体受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根据传统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可分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近几年绿色产业发展突出的有:节能环保产业、绿色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 用产业、绿色金融、绿色智能制造等领域。

二、央企绿色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绿色产业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各方资本迅速涌入。据环保部有关人士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全社会投资 有望达到17万亿元,其中,“水十条”预计拉动4万亿元至5万亿元社会投资;而“土十条”的发布预计带动投资超5.7万亿元。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干力量,十分重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国资委下属98家中央企业中涉足节能环保产业已超过半数,其中有一家以节能环 保产业为主业,其余绝大多数涉足节能环保产业的中央企业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为主营业务服务和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支撑性业务,虽然产业规模与主 营业务规模相比仍然较小,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产业集团。目前拥有518家子公司,其中二级子公司27家,上市公司6家,业务分布在 国内30多个省市及境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近5万人。该公司节能环保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除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之外,大多数中央企业 的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与占自身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1%左右。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作为大型央企,靠其品牌、资金、设计能力、疏浚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市场网络等综合优势,已布局水环境和海绵城市建设 市场,已跟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并购国内多家专业环保公司、并跟国际大型环境公司AECOM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已落地永定河、 滇池、太湖、成都锦江等多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截止目前通过PPP模式已累计签署环境类项目达400亿。

中冶集团子公司中冶华天已先后投资运营19个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分布在安徽、山东、湖北、福建、河北等地,目前已完成冶金、市政、印染、造纸、 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海水淡化等十余个行业水处理工程600余项。

三、央企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产业发展,形成一些较成熟的PPP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创新发展模式。

(1)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2)合同能源管理,是一项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 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即通过“合同环境服务”、“合同减排 治理”、“合同委托运营”等方式,将污染治理责任具体化、目标化,并按照法定程序移交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城市生活污 水、工业园区污水、生活垃圾等。

中央企业绿色产业发展通常侧重于将环保业务与主营业务融合发展,依托下属节能环保技术单位研发引入节能环保相关技术,为优化主营业务发展服 务。也有中央企业将环保业务视为可以独立发展的业务板块,例如中海油正在着力打造集节能减排、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环境修复、气体治理完整的节能 环保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培养为市场提供“设备+技术服务+运营”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能力。五大发电集团环保业务的重点方向主要是针对燃 煤机组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和污染排放物的处理,部分企业也针对固体排放物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业务,节能环保业务的开展对象集团内部为主。

总体上,我国央企绿色产业发展的模式大致有:产业链的延伸,横向拓展,投资并购、国企混改等模式。

(1)产业链的延伸

许多有生产设备的央企的主营业务本身已经在、或接近环保市场,很大一部分环保业务是央企本身业务链的自然延伸。典型的案例如火电龙头企业之一 国电集团,成立了国电科环公司专营旗下所有火电厂的脱硫脱硝业务,随着子公司实力的增强也开始承接其他公司的脱硫脱硝BOT项目。

(2)横向拓展

央企开展环保业务,大多利用原有业务资源打开的市场进行横向拓展,在熟悉的市场投放新的产品。典型的案例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葛 洲坝集团。葛洲坝大家都熟悉,本身的主业是做水利的。做好水利以后,发现相关的区域的水处理市场客户关系被打通,水处理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路线和水 利有相似之处,于是自然地进入了水处理市场。在经过初始项目培育后,葛洲坝的水处理业务逐渐成熟并逐步攻占新的市场。

(3)投资并购、国企混改

企业本身资金充裕需要新的投资点,资本密集和政策推动的绿色产业恰好满足它们的需要。典型的案例是中信集团成立中信环境投资集团,同时进入水 处理、垃圾焚烧和危废处理三个版块,动作不可谓不大。也有一些企业由于行业整体处于转型期,急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满足国资委保值增值的要求。比 如,鞍钢为了一定程度地减少亏损,其旗下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就最新涉及了合同能源管理和环保工程EPC总承包类业务,以此来弥补钢厂现有建设 开工不足的问题。

2015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企业葛洲坝以4.2亿元的价格并购凯丹水务75%股份,是其第一笔较大规模的境外资产并购,向污水处 理、水净化等环保领域进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6年收购新三板凯天环保,业务范围涵盖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土壤修复、污水治理、农环治 理、环境服务等环保业务。2017年7月,同属于央企的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并购德国WKS公司,这家德国复合型水务供应商将正式纳入航天建设集团麾下。

四、央企在绿色产业发展中获得的效益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绿色产业发展必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十八大以来,国家已落地37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其中包括资 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今后的环境市场价值将体现在有偿使用,体现在林权、水权、碳排放等市场交易中。另外,环 境改善和提升,直接会带来区域地段商业价值提升,参与企业可通过地段价值提升获得收益。如,永定河流域生态治理,不仅需要从水、大气、土壤等污染 综合防治入手,还需要注重提高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保证生物系统多样化,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等综合治理,不仅要注重流域生态的治理,还要注重在人 和自然和谐相处前提下的综合产业开发,走生态和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永定河流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永定河流域全域旅 游。随着永定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启动,永定河流域全域旅游的逐步实现,相关参与企业,无论从市场开拓能力、团队人才培养、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还 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都会获得很大的进步。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自主研发了“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黑臭水体治理成套技术”、“环保疏浚及污染土处理处置成套技术”等近二十项专利技 术,领先的技术将会为公司带来巨大市场和丰厚经济回报。可以看出,企业本身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出先进适用的环保设备和相关技术产品,从 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央企绿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产业已经发展多年,环境治理的技术研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日渐成熟,实践中也取得不少成绩,但目前很多地方在环境生态治 理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亟待完善;

二是环境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需要注重协调发展、配套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

三是存在产业增量和产业存量协调问题,需要全方位进行梳理和合理分配。

四、加大科研投入,增加人才培养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智能信息化发展能力等。

任何行业都有其专业的门槛,绿色产业也不例外。新成立的绿色产业业务产生之初,就要面临专业的以绿色产业发展为主业的央企、实力强劲的地方性 国企和技术上有比较优势的民企的多重围剿。此外,绿色产业作为典型的公共事业,投入大产出慢,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净投入,尽管如此,央企大举进入 绿色产业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笔者想针对央企绿色产业发展的环保业务发展提些建议:

(1)梳理相关法律政策

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等文件,全面梳理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和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 法》、还有酝酿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还有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质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等生态 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文件,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顶层设计文件等等。

(2)摸清家底,转型升级

央企历史长久、资产雄厚、规模庞大、体系复杂、影响力强,发展环保产业首先需要摸清家底,捋顺关系。摸清央企内部相关文件,编制央企内部环保 产业清单,核算相关资产,捋顺隶属关系,筛选先进环保技术,选拔环保人才,该树典型案例的树典型案例,该停顿整理的停顿整理,该并表组合的就并表 组合,该转型升级的转型升级,该剥离的剥离,该转让的转让。

(3)补业务短板

央企介入环保产业之初,一般缺少环保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相关资质和业绩。可通过招兵买马、新建环保业务部门来弥补业务短板;也可以通过资本并 购、联盟合作方式跟专业类环保公司建立合作,弥补和提升环保类业务能力和对外影响力。

(4)扬长避短,找准细分市场领域定位

环保产业可细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污染治理、固废垃圾处理产业、智慧环保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等;从产业链角度可分为研发类、监测 类、咨询设计类、工程类、运营类。央企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扬长避短,瞄准某一两种细分领域开拓业务,这样容易取得成功。例如中交集团依托自 身强大河道海洋疏浚能力和资源,布局流域治理和蓝色海洋建设的水环境市场。

(5)提升技术实力

技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内容,介入环保产业的央企应在补业务短板基础上,通过合作、吸收和研发,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形成自身技术优势和 核心竞争力。我国的环境治理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空白较多,国内的大部分环境公司都是初学者,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尚无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因此, 提升技术实力面临很好时机,而且能够有效助推企业市场品牌和影响力。

(6)塑造品牌

塑造品牌是每个企业做大做强、基业长青的必选项。我国环保市场走向成熟和正规后,企业品牌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环保业将从一个做粗活儿的 壮汉成长为彬彬有礼的绅士,产业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品牌的个性化和专业技术的标签化,这样才能在数万家环保企业中脱颖而出。

(7)完善环保产业的产业链

环保产业具有系统、综合和多样等特性,创新加大智能传感器等互联网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环保产业和文化、教育、金融、交通、旅 游等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环保产业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完美结合,完善环保产业链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8)借助“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充分利用央企在国内外资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优势,首先立足国内,充分挖掘国内市场,将环保业务在国内做大做强,然后, 借助“一带一路”,环保业务走向世界,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 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是十九大报告对我们这代人提出新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